斗水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山区、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占地面积约9.7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全村辖3个自然村,55户、211口人,耕地面积255亩,这里四面环山、植被茂盛;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民居全部为上百年历史的石头房,房间内冬暖夏凉、干净整洁;山民们淳朴好客,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在这里休闲,可以享受到农家热情的服务、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是休闲度假、摄影创作、清凉避暑、放松心情的最佳去处!
2008年以来,该村立足区位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采农家果、享农家乐”为主题,全力打造特色休闲度假游,走出了一条深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特色之路。因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石头民居,被称为“云台山上的石头村”。
(二)特色种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村从传统的种植养殖中走出来,大力发展山木耳、无公害野菜、土鸡蛋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积极申报黑木耳袋料栽培科技项目,不断扩大山木耳种植规模,由原来的8户迅速发展到30余户,年产山木耳达1000余斤;充分利用果园、山地等自然场所养殖土鸡,其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保证质量,提升竞争力,该村专门成立了一斗水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对山木耳、土鸡蛋、杂粮等无公害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出售,打造绿色农业品牌。
(三)特色开发,形成别具一格村容村貌。按照规划要求,多方筹资1200多万元,实施了一斗水古村落休闲农业开发项目,修建了古井碑观景亭、梯级观井水面,开发古官道、龙显石等景观,统一安装仿古式路灯,制作旅游引导标志牌,修缮古关帝庙。统一规划修复现有石头房,规划建设石板景观路,打造“石头村”品牌,体现古村落特色。
(四)特色保护,保持完整原生状态。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连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遍布山间200多年以上的松、椿、柳、榆、核桃、红豆杉等古树明确专职党员进行管护。对路边、山坡生长着的野地黄、野菊花、野山药等草本植物,进行有计划的保护性采摘。对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还进行尝试性的人工扩种栽培。特别是最近在该村南部发现了大片的野生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太行花”,目前已实施了重点保护。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使得一斗水村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得以完好地保留。
二、主要成效
休闲乡村活动的开展,稳步增加了群众收入,扩大了对外知名度,使乡村各要素统一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增加了群众收入。未发展休闲乡村游之前,该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属省级重点贫困村。目前,全村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讯、通远程教育,参与旅游服务经营的60人,旅游商品销售的15人,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40人,基本实现了“家家有事干、户户无闲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200元,实现了就地转产、就地从业,群众逐步走了富裕之路。
二是扩大了对外知名度。该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线,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可为游客提供乡村特色观光、娱乐、劳动、住宿、饮食等服务,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者的眼球。2011年7月2日上午,中国橡树网修武一斗水摄影基地正式揭牌。该摄影基地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扩大一斗水村知名度,加快休闲乡村建设步伐。
三是形成了良好精神风貌。该村村民在不断与外来游客交往相处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烧山种粮、伐薪做饭的封闭自守、安于贫困的传统生活习惯,自发学说普通话、学文化、学管理,素质明显提高,诚信朴实之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村内基层组织健全,村民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实现了民主管理村务,村风民俗更加健康文明。
淳朴的一斗水村人真挚欢迎各界宾朋来此地观光考察、传经送宝,必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给大家留下一次难忘的云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