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主导实施?村民自发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盐官镇红友村竹编老艺人茅祥奎义务为村民制作竹篱笆,丁桥镇金扬村农民艺术家周艺根为新仓村梁家墩创作立体水泥农民画,袁花镇长啸村老木匠郑孙林为村里建造凉亭、长廊等仿古建筑。还有一大批老党员、热心人士、企业家等乡贤人士,积极返乡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谁来主导管理?海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证明,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村民自己管。海洲街道双凤村,垃圾收集员成了考核员”每天收垃圾的同时,以一杆秤、一支笔、一张表为“武器”完成了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考核工作。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市始终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放在突出位置。从创新机制着手,让广大村民认识到创建美丽乡村不仅是政府、村里的要求,更是村民的责任,不断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商筹智,建立美丽乡村村民协商机制,让群众谋划美丽蓝图。共建筹资,推行美丽乡村“自筹+补助”模式,让村民共建美丽家园。共管筹治,管理机构由村民组建、管理制度由村民制定,让全民守护美丽长效。
回溯到2013年8月,市创新启动星级美丽乡村创建,紧紧围绕“五个一”主要内容和“五好”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掀起了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新热潮。工作开展以来,市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分批次开展星级美丽乡村创建;聚焦突出问题,将“清三河”无违建”创建、养殖业转型发展等重难点工作,作为星级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一票否决”强势推进。
经过5年的星级美丽乡村创建,至2017年底,全市共170个村(社区)创建成一星级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98%其中31个村成功创建三星级美丽乡村,12个村达到五星级美丽乡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