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稻香 品乡愁 话振兴
南昌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三分水面四分田”自然禀赋,孕育了钟灵毓秀、富足丰饶、生态宜居的田园牧歌南昌县—这里是江南粮仓”鱼米之乡”更是国家级现代农 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焕发出农业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每日上市的无公害蔬菜新鲜娇嫩,养殖场里的生态鸡、生态猪供不应求,集观光、农事体验、娱乐、度假等功能于 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内游人如织。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描绘着现代宜居新农村的画卷:远处,青山描眉黛,近处,绿水绕人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干净整洁,和谐地融入自然,河道里,水质清澈,鱼虾细 石尽收眼底。这片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农民未来美好生活的篇章:崭新的果蔬大棚里孕育着希望,荒地上建起的休闲公园里人声鼎沸,农家小院里欢声笑语…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4万元
十三五”期间,南昌县始终坚持 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 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冈上镇合山村产业扶贫基地的花 卉大棚内,脱贫户邹茶花正在忙着栽种 花苗。自从村里兴建了花卉大棚,每 天都可以来这里上班,现在不仅脱了贫,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家门 口上班,一个月就能赚两三千块钱,离 家近也可以照顾家里。邹茶花说。扶贫基地管理人员王玲香介绍,基 地有两百多亩地,一百个大棚,种的主 要有孔雀草、鸡冠花、矮牵牛等花卉,带 动了周边四五十户农户在这里工作。合山村的花卉苗木带动脱贫,南 昌县推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通过全 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 化过程管理,切实解决好“扶持谁”怎么 扶”等问题,南昌县在精准施策上频出实 招、精准推进上狠下功夫,持续增强造 血功能,强化脱贫攻坚质量,让精准扶贫 落地见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县18个贫困村全 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 贫退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4万元,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 市”省级贫困村南新乡九联村大力发 展农村电商产业,被列入全省村集体经 济发展的典型案例,驻村第一书记应文 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脱贫并不是终点。一批批产业扶贫项 目,正带着脱贫户们摘掉帽子,走向小康。广福北头500余亩花卉(蘑菇)基地、武阳朱坊百亩蔬菜种植基地等一批扶贫 产业基地全面推进,蒋巷立新、泾口东 岗,塔城湖陂、三江汗塘、黄马白城等一 批扶贫车间、扶贫厂房陆续建设,一批蔬 菜连栋大棚、苗木大棚、富硒莲种植、稻 蛙养殖等项目已经建成产生效益…
现代农业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蒋巷镇,一个万亩稻田的大田农 社是南昌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代表。这里,传统种植的施肥、灌溉、除 虫害变成了一串串的数字,人工耕种变 成了机器设备,一部手机就能管理400亩以上的土地。与传统耕种农业相比,智慧农场 通过信息化、物联网、机械化等技术,生产种植中实现了全程数字化,11450亩稻田,如今只要26个职业农民 就能够实现全部生产种植。大田农社 相关负责人相东介绍。不止是农业的数字化进程。白虎岭下、抚河岸边的黄马乡,一 座现代化的农庄坐落在青山绿水间,连 排的玻璃大棚内,层层叠叠立体生长的瓜果蔬菜吸引着大众的目光。这里的大棚作为全省乡镇规模最 大的连体玻璃智能温室,采用先进的无 土栽培技术和营养液苗盘育苗技术,生 产的小番茄等果蔬不仅产量高,而且质 量好,深受消费者青睐。这是休闲农业示范园绿腾小镇,这 个总投资2亿多元的园区,种植的作物 有台湾仙女果(小番茄)台湾小黄瓜和 草莓、辣椒等多种蔬果,每天吸引大量 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相较于传统农业来说,可以做 规模化和模块化管理。产量大概增加 五倍左右。全年的产量大概在一百吨 左右。园区生产负责人舒峰说。作为农业大县,智慧化和现代化,南昌县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十三 五”期间,南昌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过程中,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 速构建“接二连三”产业链,深入实施 一乡一园”战略,推进了黄马·凤凰 沟、幽兰印智航天、南新市政公用等市 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引进金色大田、空 中田园等一批优质现代农业项目,培 育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1家、市级农 业产业化联合体36家、市级示范联合 体6家,休闲农业经营面积达20万亩,星级企业、示范点个数位居全市首位,有力推动了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为 打造农业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子美了腰包鼓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的美丽。如 今,一批美丽乡村的示范典型引领着 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标升级。黄马乡罗渡村,黑的路、绿的树,黄色亭台依水建;青的烟、薄的雾,青 瓦白墙映眼帘;蒋巷镇柏岗山水灌桥村,门塘清 澈,水波荡漾,像生态优美、风光旖旎 山水画”武阳镇前进徐黄家自然村,一幅 产业旺、环境靓、乡风淳、人文美的忆 品乡愁稻香画卷”徐徐展现;仅2020年,南昌县就完成了9个集 镇改造,打造了18个小康示范村、15个 精美提升点、5个新户型示范村、19个 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黄马乡、蒋巷 镇、向塘剑霞村、八一钱溪村获评全国 文明村镇或国家卫生乡镇。村子美了村民们腰包也跟着鼓 起来了塘南镇张溪村村里一处蔬菜大棚 内,几名农妇正手脚麻利地采摘小番 茄,打包、搬运,就近在工控·陌 上园上班的村民。工控·陌上园是南昌 工业控股集团从张溪村流转土地1200余亩建成,目前,已安排周边村庄超过 200人在园区上班。陌上园上班,主要的工作是对樱桃小番茄进行养护,这个活不累,上岗前还有专门培训。而且上班就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丈夫在园区当保安,夫妻俩一年工资收入有 七八万元,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 村民李七香说,多亏了村干部动 员他回家务工。眼下,张溪村依托工控·陌上园,积 极发展钓鱼、餐饮、民宿等特色产业,将 有机农业、特色种养业、旅游服务业深度 融合。有了好的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 自然提档升级了村民也能在家门口挣 钱。张溪村党支部副书记魏九妹说,村民们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 兴,农民增收是关键。截至去年年底,南 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2元,同比增长7.5%增幅高于南昌 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