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每个时代的三农”工作者,都曾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荣光。
驻村帮扶是解决“谁来扶”问题的关键举措。广大驻村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乡村振兴时期,驻村帮扶工作是建强村党组织、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强村富民、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部署。因此,新阶段的驻村帮扶工作要求我必须着眼全局、敢于担当,以所有农村人口为工作对象,秉持“计利当计天下利”胸怀,拿出“千难万险吾往矣”勇气,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画出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
1.画出最大同心圆,首先要钉牢政治站位这个圆心。
何为驻村帮扶工作中的政治站位?就是驻村工作中将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为民办事服务、坚守人民立场统一起来,将全心全意为农村人口服务与培厚党的执政基础统一起来,帮助农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钉牢政治站位这个圆心,才能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向心力。驻村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学学文件、点个头、画个圈、打打气、访几家、串几户,而是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农民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农民想什么关切什么,解决问题的导向就是什么;集中精力把工作搞上去的同时,还要把党对农村的关切、对农民的关怀带下去,引导广大农民始终跟党走、听党话、奏响亿万心弦与党中央的共鸣之音,确保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事业在现代化新航程中乘风破浪。驻村帮扶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制度安排,不仅事关强村富民,更事关人心向背,因此必须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固守政治站位的定力和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能力。
2.画出最大同心圆,还要把村党组织锻造成为强有力的半径。
今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绝不是谱写优雅动人的行板,而是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拿出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打开思想解放的开关,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强村富民蹚出一条路。这就要求驻村帮扶必须承担建强村党组织,进而有效实现乡村善治的特殊使命。村党组织是连接乡镇党委与村支“两委”村民的纽带,其凝聚水平、集体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基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因此,驻村工作者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应当作为建强基层组织第一责任人,以多种形式坚持不懈严抓组织建设,进而依托强有力的支部,选优配强村级干部力量,发挥“领头雁”作用,辐射至合作企业、合作社、返村能人等,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推动乡村今天变一点,明天再变一点,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一块坚固的础石,铺就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而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更应该做乡村发展的参与者、时代前行的推动者,惟其如此,才能画出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浩荡的现代化新航程中续写荡气回肠的拼搏史、创业史。(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