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津南区锚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上风转化为发展上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激发乡村振兴对经济增长的“战略贡献”,如今,一幅“环境美、工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新画卷已在津南大地垂垂铺展。
沿着平坦整齐的村路走进地处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的西官房村,身旁古色古香的院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江南──头枕老海河,于是多了几分灵秀;深居草木间,于是又添几分安谧。近年来,西官房村在区、镇相关部分的支持和匡助下,村两委带领村民们实施了道路硬化、自来水入户、厕所革命、污水管网改造等一系列工程,补齐民生“短板”,解决了“出行难”、“乱排放”等村民反映强烈的环境题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像西官房村这样旧貌换新颜的乡村,全区共有31个。经由晋升改造,这些村全部建立了农村全域清洁化长效管护机制,构建了农村高效环保垃圾收运体系,采取“村收集-区镇运输-市处理”的农村糊口垃圾处理方式,实现了糊口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农村糊口污水处理举措措施实现全笼盖,累计铺设污水管道483公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这一系列举措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糊口环境改善了,如何让村民们富起来成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答题。在八里台镇西小站村,村两委给出的谜底是发展特色工业,强化“造血能力”。他们深挖、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破农业和旅游业的工业壁垒,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工业振兴之路。经由近两年的建设,西小站村的特色工业已初具规模。现在,村子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前提。
在“一村一策”的引领下,津南区其他各村的工业也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北闸口镇前进村施展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双桥河镇西官房村依托专业合作社进行稻蟹混养、南美白对虾养殖和正人兰栽培;小站镇迎新村鼎力兴办都市农业,草莓、樱桃等各类果蔬品质高、销量好,成为津南特色农业的靓丽手刺……乡村振兴由此按下加速键。
津南区将牢牢围绕推进四区建设,按照三美四乡的尺度,实施农业提质、增收富民等九项步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夫富裕饶富,推动津南的农村成为兴业之乡、宜居之乡、文明之乡、幸福之乡。
(王彤 沈欣 刘文姝 刘静男 董莹莹 于素懿 周茹涵 陈涛 张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