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扶沟:蔬菜工业进级促乡村振兴

2021-12-22 10:50:54 浏览: 6648 来源:乡村振兴服务网
核心摘要: 冬日暖阳,记者走进河南省扶沟县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见到一派繁忙的出产景象——工人们正通过自动化出产线,将晾晒好的干辣椒制作成开瓶即食的辣椒酱,销往全国各地。
冬日暖阳,记者走进河南省扶沟县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见到一派繁忙的出产景象——工人们正通过自动化出产线,将晾晒好的干辣椒制作成开瓶即食的辣椒酱,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去年试种的新品种,它产量高、口感好、抗病力强,市场认可度高,今年我们又推广种植了1万亩。”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海军抓起一把还未加工的干辣椒说。
  合作社以“扶沟辣椒”区域品牌为依托,专业化发展辣椒工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带动周边辣椒种植面积达5万亩,为1.6万户群众带来了致富阶梯。
  于海军先容,除了引新种提产量,他们还特别正视产销一体化发展。目前,合作社建设有固定的辣椒出产基地、加工车间和保鲜库,年可加工鲜辣椒8000吨、干辣椒2500吨,出产的“天御红”辣椒被评为河南着名品牌,产品销售到海内10多家大型食物公司,年销售收入近亿元。
  “去年,我们与重庆一家农业公司合作推广新品种,进行订单式种植,与全镇300户脱贫户签订了辣椒种植回收协议,免费为他们提供辣椒种子,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海军先容,不仅要有好的品种,还得让菜农们把握提高前辈、实用的种植技术。为此,合作社成立了技术服务部,6名技术职员常年在椒农的田间地头,为菜农免费提供辣椒种植技术。
  脱贫户贾红星就是其中一员,前两年靠种植辣椒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种上的新品种收购价比普通辣椒贵3到4毛钱,一亩地能多卖1000多块。”贾红星说,优良的品种和提高前辈的种植技术,进步了土地经济效益,实现了合作社和菜农的“双赢”。
  “接下来,我们计划投资285万元再建设4000平方米的尺度化出产车间,出产辣椒粉、辣椒段、辣椒丝、辣椒酱等辣椒制品。尺度化出产车间建成后,可以吸纳脱贫户8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18000元。”谈起工业发展远景,于海军决心信念满满。
  与辣椒齐名的,还有老少咸宜的西兰花。吕潭乡是当地有名的“西兰花小镇”,全乡西兰花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总产量达1000多万斤。“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冷库、制冰厂、育苗棚,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销路也不愁!”吕潭乡杨村岗村二明家庭农场场主马双明和乡亲们做西兰花工业多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几年,在政府的匡助下,我们村建起了17座冷库和7座制冰厂,补齐了冷链物流短板。”杨村岗村支部书记刘志愿说,产品与市场抗衡能力增强,实现在市场上的错峰销售,西兰花俏销海内外,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稳步进步。杨村岗村西兰花种植总面积常年达3000亩,受益近2000人,每亩地收入超过一万元。
  当前,扶沟县结合当地优胜的地舆环境、丰硕的蔬菜发展经验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带动群众发展蔬菜出产、培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低收入群体在工业的发展中增收的良性轮回。
  “我们通过实施蔬菜工业发展增收项目,利用整合涉农资金搀扶建设一批规模化、尺度化、现代化的蔬菜出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县蔬菜工业转型进级,以特色蔬菜高质量发展促进工业兴旺,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达到让群众持续增收的目的。”扶沟县县长崔卫国说。

免责声明
• 
除非特别注明,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