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萍乡市莲花县路口镇路口村一间制鞋车间,说是车间,实在是由原来村里的旧礼堂改造而成。走进礼堂,只见在这个几百平方的空间里,三十几位妇女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有的用缝纫机踩鞋面,有的做手工,有的分发材料,现场一片繁忙。
制鞋车间的负责人陈晓梅,今年33岁,中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广东、上海打工创业,积累了不少人脉。前几年和爱人回到莲花,在县产业园创办了一家鞋面出产企业。2021年5月份,看到村里正在修缮快要倒塌的老礼堂,她赶快找到村里负责人,聊了聊自己想租赁礼堂办鞋面车间的想法主意,得到了村支部、村委会的鼎力支持,村委会决定以每年3万元的房钱将礼堂租赁给陈晓梅夫妇使用。
刘水红今年41岁,有3个小孩,之前在东莞的鞋厂打工,过年回家得知这里有鞋面车间,立刻辞去了东莞的工作,来到车间做事。这样她既可以照顾读书的小孩和80多岁的母亲,还可以通过做工每月拿到3000多元的报酬。“像我这样的员工占了大多数,因为车间就在本村,上班间隔近,照顾家庭利便,每月收入少的也有近2000元,大家都愿意来。”刘水红说道。
近年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出台相关文件,对老祠堂、老礼堂、老仓库“变身”车间给予政策上支持、资金上扶助,先后改造30余栋老祠堂、旧礼堂、旧仓库并设立乡村振兴车间,让10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做事,真正做到就业、顾家两不误,村集体每年也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房钱收入。